總網頁瀏覽量

2014-03-24

我為什麼要做廢棄率、收縮率與吸水率的實驗

  廢棄率與收縮率的實驗,嗯!感覺上公式好像很簡單,團膳要用時,查查表就好了,何必這麼麻煩?2014年3月21日膳食設計的實驗課,要煮出一人份一天內各餐菜單,透過林麗美老師的指導,雖然我們這一組有努力排出一人份的量,但是在排時,就是少了收縮率,所以每道菜的重量都過多,回家後,一直在想老師的教誨。

  老師設計實驗的目的是要我們熟悉食材的特性,過程中學習如何掌握正確的份數,最好練到一眼就可以看出那個食材大概是幾份,不用秤。廢棄率的重要性是,當我們計算完熱量,要開菜單,需要換算成採購量給採購去買,而收縮率重點在於煮好後,如何讓廚房可以執行打出份量對的便當,以免準備100人的便當,前面90個有菜,配到後面便當沒菜,前面90個熱量又超過。這個在團膳實務上會被罰錢,因為出不了菜,後面如果在醫院配病人餐,弄不好還會出人命!所以這個實驗很重要,需要自己去練習,不是到時要用再查一查就好了。

  我頭痛下次實驗換我們這組值公差,時間已經很少了,還要想好要怎麼做,大家要如何分工?還有這門課的要點,老師都講清楚了,師父既然領進門了,怎麼修行在個人囉!

  
  所以我開始動手自己做實驗,有廢棄率及收縮率的至少要四張,第一張是買進來的毛重,第二張是去皮去蒂洗淨可煮的生重,第三張是煮熟瀝乾秤總熟重,依據第三張及第二張換算出來的收縮率,及食物代換表資料,秤出一份的熟重照片是第四張,第四張就是要看一份煮起來有多少的感覺。水果應該就不用算到收縮率,除非要入菜。澱粉及乾料需要算吸水率,這個慢慢摸索罷!

  除了重量,我還會把實驗的時間列出來,累積相同食材不同時間做同樣實驗,可以拿捏平均的比率,提高比率的可用性,並與衛福部的資料去比對。希望累積完這學期,我應該可以把我常煮的食材做上一遍。

4 則留言: